南拳之乡

       素有“南拳之乡”美称的苍南,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,曾经出现过三次鼎盛时期。早在南宋年间,太祖赵匡胤戎马兴邦,以武力夺取天下。全国上下尚武成风,促使苍南(原平阳)武坛第一次出现空前盛况。在此一个半世纪,先后考中了100多名武进士,12名武状元。第二次是在明朝末年,倭寇屡犯我浙南沿海边境,为抗击来犯之敌,英勇强悍的苍南籍血性男儿,纷纷习武从戎,保家卫国,那时各村以拳坛为核心,自发组织起来,以高超的武术技艺痛击侵略者,彻底粉碎了他们企图入侵中原的黄粱美梦。第三次是在清朝末年,朝庭腐败无能,八国列强入侵中原,海盗猖獗,民族灾难深重,深明大义的苍南志士不甘受辱,南拳廿四代传人金乡籍名师夏勋钰召集族人开馆授徒,决心倡武救国,那时村村设拳坛,身体健壮的男子皆练武,随后诞生了廿五代传人夏配用,廿六代夏加福、林朝拜(又名小拜)、林堂高(林姓二师灵溪汤家垟人),廿七代林正余、林正树、蒋侠华(灵溪郑家垟人),廿八代传人林国兴、蒋义强(灵溪郑家垟籍,现住塔里村)等名师。据我所知以上名师除今年已八十四岁高龄的老拳师蒋义强健在外,其他均已世逝。人们在长期的战争和演练中积累了丰富的攻防格斗技巧,吸收了南北武术的精华,创造了民间武术,形成了苍南南拳的独特风格。

    新中国成立后,党和各级政府、国家体委及各届人士对祖国民间武术非常关心和重视,当地政府大力支持苍南南拳这支民间武术流派拳种的继承和发扬。特别是当今社会,各个领域科学技术高度发展,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工具高度发达,绝大多数人脑力劳动过多而体力劳动不足,长此以往,将会出现一大批头脑发达,四肢软弱的社会群体。因此人们更加意识到在紧张的脑力劳动之余,必须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。而苍南南拳的特点是刚中带柔,以柔克刚,刚柔并济。这种拳法正好适气血方刚的年轻人煅练身体,强筋健骨。灵溪镇红星村蒋招垟、蒋贤堂师徒二人从师蒋义强老拳师,非常幸运地成了苍南南拳第廿九代和三十代传人。

     第三十代传人蒋贤堂从小天资聪颖,酷爱武术,十三岁开始拜师习武至今年已四十二岁,他二十九年如一日,冬练三九,夏练三伏,从无间断,以超人的悟性和毅力,加上虚心好学,名师指点,不耻下问,练就了一身好武功。2003年秋,在温州和苍南两次首届武术比赛中分别获得了二等奖和一等奖,2005年秋在浙江省传统民间南拳比赛中获得一等奖,2007年6月在全国农民武术比赛中荣获两个金牌,一个银牌,同时获得“全国冠军”的荣誉称号。当时温州市体委、苍南县委、县体育局和县武术协会的领导亲自到温州机场迎接他胜利归来。蒋贤堂现任苍南县南拳站站长,授徒700余人。
名师出高徒,蒋贤堂拳师的几个得意门徒已渐露头角,徒弟黄永冒和黄定较在2007年苍南县第三届武术运动会上分别获短棍一等奖和南拳二等奖。徒弟蒋招蜜、蒋招桃、黄定较在2008年均获温州文化市场杯一等奖。中央电视台记者亲临苍南南拳行来采访录像,并在中央电视10台面对全国进行播放,作了相关报道。
 
   苍南南拳又称“刚柔法”其拳法和套路有拳母、七星拳、三节捆、十字刚柔、五步超、四门劈叶(大四门,小四门)、八掛拳(大八掛,小八掛)、九盘山、鹤肢、猴拳、拨浪手、断拳、推马、盘拳等等。
   苍南南拳的“刚柔法”中最讲究‘刚’‘柔’二字,发功时‘刚’如高山巨石,收气时‘柔’若溪间流水,此法刚带柔,以柔带刚,环环相扣,以柔克刚,刚柔并济。武术当中最讲究精神、力、气、合而为一,气沉丹田,重心下垂。练功时眼如铜铃,拳似流星,手如螳螂,脚如蚱蜢,身随背伸,腰随心转,肩如铁扇,横扫千均,前马如锚,后马如锭,拳到之处,所向披靡。南拳刚柔法一刚一柔,一舒一发,一吹一放。一舒一发时功法进低退高,直来横转,刚强柔软,吞吐沉浮。该拳法有单人练,双人对练(又称盘拳)其拳每套路为:1平马,2右脚起步,呈“丁”字形,拳随脚出,3左脚进前转肩马,长短手,三步进,转身三步退下,复归位又转身进前一步,出右手,收归平身,双拳化掌,从两侧肋间沿双脚外侧徐徐插落,复原位,抱拳恭礼。整个套路过程左右双拳与左右双脚同时交叉出去,气沉丹田,吐纳自如,其技术风格特点,还保留着比较全国系统。至今有人为本功法的继承和发扬默默耕耘,无私奉献

TAG:
评论加载中...
内容:
评论者: 验证码:
  

金乡论坛 葡萄酒加盟